夜里兩點多醒來,再也睡不著,索性穿衣下樓。走出賓館大門,蟄伏已久的風(fēng)迎面撞過來,身子驟然打了個激靈。清晨從江南啟程時還是20攝氏度,傍晚抵達川西腹地,氣溫降至零下,此時正是深夜,氣溫更低。
金山玫瑰園寂靜無聲,空氣中彌散著淡淡香甜味,白天時當?shù)厝烁嬖V我,那是玫瑰花蜜的味道。燈光下,玫瑰園大門的模樣仍可辨:拱形,由幾塊巨石壘成,樸拙而又厚實,門框和門楣上鑲嵌著顏色各異的玫瑰圖案,每一個都有磨盤那么大。金山玫瑰園坐落在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小金縣達維鎮(zhèn),海拔2600多米。曾有一種說法,大馬士革玫瑰無法在海拔2400米以上的地方存活,但中國四川小金縣從海拔2600米到4000米的土地上都有大馬士革玫瑰種植基地。
創(chuàng)造這一奇跡的女子名叫陳望慧,十多年前,她偶然發(fā)現(xiàn)山上的野豬會拱食地里的玉米、青稞、蔬菜,卻不會侵害玫瑰花,于是生發(fā)出種植玫瑰的想法。她多方打聽,選擇大馬士革玫瑰。有專家連連搖頭:這一品種不適合高海拔地區(qū)種植。但陳望慧決心嘗試,選擇海拔相對較低的達維鎮(zhèn)進行試驗,經(jīng)過幾年摸索,獲得成功。之后的十年中,在專家的悉心指導(dǎo)下,她帶領(lǐng)鄉(xiāng)親在大山深處大規(guī)模種植大馬士革玫瑰,從海拔2600米推廣到海拔4000米,許多家庭因此脫貧致富,她被親切地稱作“玫瑰姐姐”。
金山玫瑰園依偎著達維河。達維河也許不甚為人熟知,但達維鎮(zhèn)在史冊中卻是個金燦燦的名字。1935年6月,中央紅軍先頭部隊翻越長征途中的第一座大雪山——夾金山,與紅四方面軍策應(yīng)部隊在達維勝利會合。
路過達維鎮(zhèn)時,我們特地下車參觀,櫥窗里張貼著一張張歷史圖片,簡潔的文字敘述著一個個令人驚心又肅然的故事。其時,藍天下,達維河靜靜流淌,紀念碑與白雪皚皚的夾金山遙遙相對。
走出園區(qū),燈光落在身后,對面的高山如同一頭龐大的牯牛匍匐著,“牯?!北成闲嵌烽W動,像是特為大山高擎的燈盞。向東望去,高山連綿起伏,一盞盞夜間指示燈連接成蜿蜒的燈帶,燃起一條明亮的星河,偶有車輛順著燈帶駛過,很快又消失于茫茫夜色。
深夜的大山并不寂寞,明月在云層里進進出出,把光輝灑向群山,灑向大地,灑向達維河。雪山融化的雪水匯入達維河,一路向前。夜風(fēng)雖涼,我仍貪戀這夜色中的山川。在河邊走著,聽著清亮的河水聲,像是聽到了大地深夜的呼吸。雖然看不清玫瑰花的面容,但清香縈繞在側(cè),我只盼著清晨快些到來,好去看看給這片土地帶來改變的花兒們。